-
帶狀皰疹疫苗上市50到79歲適用
帶狀皰疹的發生主要還是跟年紀有關,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,在台灣50歲以上的成年人,每年約有1%的機率罹患帶狀皰疹,超過85歲,更是每2人就有一人會罹患帶狀皰疹。
以往帶狀皰疹發作後,只能靠抗病毒藥物治療,可縮短病程、緩解疼痛,但是卻無法有效降低神經痛併發症的發生機率。現在疫苗可以防範帶狀皰疹以及降低神經痛的發生,衛生福利部已核准帶狀皰疹疫苗上市。
帶狀皰疹疫苗是以減弱毒性的水痘病毒製成,注射一劑之後,可以刺激細胞免疫,壓制病毒的活性。由於在疫苗上市前的研究發現,在預防帶狀疱疹的效果上,對60至69歲間的老年人最顯著,目前衛福部核准的仿單以50歲到79歲的成年人為主 要施打對象,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50歲以上施打,無年齡上限的限制。
疫苗可以預防帶狀皰疹的風險達到51%,即使發作也能降低疾病的嚴重度,以及發生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機率。施打之後追蹤7~10年的研究顯示仍具保護力。但由於疫苗自2006年於美國上市至今約10年,還需要更長期的追蹤,才能瞭解疫苗是 否有更持久的效果,日後是否需要追加疫苗等問題。
此外,帶狀皰疹疫苗目前屬於自費疫苗,因此可依照個人的年齡、經濟情況、以及身體健康情形等條件評估風險,決定是否要施打。若是50歲以下的年輕人,由於發生嚴重帶狀皰疹的風險較低,不必急著施打疫苗。
※建議未得過帶狀皰疹者施打
疫苗主要針對未罹患過帶狀皰疹的族群,無法治療正在發作中的帶狀皰疹。如果是已經得過帶狀皰疹的人,日後還是可能復發,但復發的機率約在6%至7%左右,因此可自行斟酌要不要施打。
另外,有些疾病是好發帶狀皰疹的高危險群,例如肝癌患者可能會較一般人增加帶狀皰疹發病20%的風險,愛滋病、糖尿病患則增加52%的風險、乳癌增加56%、血液腫瘤增加90%、紅斑性狼瘡病患更相較一般人增加110%的發病風險。這些病 患 可與醫師討論本身年齡、免疫狀態、用藥狀況等條件,評估施打的優缺點後,再考慮施打。
※特殊情形不建議施打
由於帶狀皰疹疫苗屬於活毒疫苗,因此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病人,不建議施打此疫苗。像有B、C型肝炎正在接受抗病毒藥物或干擾素治療者,若要施打,必須停藥,影響很大,因此須跟醫師討論是否適合。此外,免疫功能異常的特殊族 群也不適合施打,例如愛滋病患者就不建議施打。而癌症患者如果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,必須先停藥14天,在注射疫苗後,也必須停藥1個月。一般人則是在急性疾病、發燒、使用高劑量類固醇治療時,也不適合打疫苗。
至於施打帶狀皰疹疫苗的副作用,以注射部位疼痛為主,施打的年紀越輕者,疼痛的現象越明顯。另有少部分的人則可能出現全身性頭痛、輕度發燒等,但多半能於1、2天內恢復,不必太過擔憂。